10月18日晚,锦绣中华——2019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在北京景山公园精彩开幕。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精神,更好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现代生活,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支持下,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牵头,联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遗办、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中国国际时装周组委会、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服饰研究所等单位,于10月18日至10月24日,举办2019年度“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
当晚的开幕式上,参与本年度非遗服饰秀的设计师郭瑞萍、熊英、陈野槐、于丹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节目主持人李思思互动访谈,讲述如何让非遗走进当代生活,以设计的力量保护、传承中国传统手工艺。
随后,来自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北京服装学院等主办单位的领导共同击鼓,宣布锦绣中华——2019中国非遗服饰秀开幕。伴随着优美的箜篌表演《丝路箜篌》、热情的藏戏《扎西雪巴》,“敦煌遗韵”服饰秀和“雅鲁藏布”服饰秀惊艳亮相。
从10月18日开始,7天14场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服饰秀展演将与观众见面,它们分别是:敦煌遗韵、雅鲁藏布、镜花水月、草原霓裳、丝墨停云、旭日船歌、青出于蓝、粤绣粤美、云梦彝山、新织楚裳、知否岭南、纤墨窈然、丝绪东方、丝路之光。苏绣、广绣、缂丝、盘金、盘银、编结、京绣、土布制作技艺、南通蓝印花布、传统棉纺织技艺、黄梅挑花、阳新布贴、苗族挑花、广彩瓷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将在今年锦绣中华的舞台上绽放新时代的光彩。
今年锦绣中华活动中,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服装服饰和创新设计项目占到演出的半数。彝族、蒙古族、赫哲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传统服装服饰首次登上锦绣中华——中国非遗服饰秀的舞台,以服装服饰为媒介,将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审美判断力相结合,通过锦绣中华的舞台,优秀民族文化交融辉映,充分展示各民族兄弟姐妹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对美好生活的礼赞和向往。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中国民俗学会、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网络表演(直播)分会等20余家机构整合资源,参与协办。YY、抖音、火山小视频等近30家网络平台进行全程同步直播,活动相关视频还将登陆腾讯视频时尚频道。
2019年的“锦绣中华”非遗服饰秀,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品牌活动之一,选址在北京景山公园中轴线举办,这既是在金秋十月对新中国70周年生日的一份献礼,更是北京这座千年之城的壮美图景之约。自昨夜伊始,让中轴线亮起来,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综合发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