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锦绣中华——2019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完美收官。
当晚的闭幕大秀由“丝绪东方”服饰秀、“丝路之光”服饰秀两场组成,“丝绪东方”服饰秀的设计师陈野槐女士将传统编织、苏绣、锡绣、马尾绣和罗泾十字挑花等技艺在现代时装中灵动展示。“丝路之光”服饰秀由北京服装学院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暨创新设计中心呈现,从敦煌壁画与彩塑中提炼出青绿、土红、土黄、褐黑四种代表色系分别与九色鹿、飞天、丝路、蜕变四个主题相对应,分为四个系列。刘元风、楚艳、张春佳、李迎军、吴波等来自北京服装学院和清华大学的多位知名学者联袂设计,讲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无限可能,震撼人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精神,更好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现代生活,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支持下,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牵头,联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遗办、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中国国际时装周组委会、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服饰研究所等单位,于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景山公园成功举办了2019年度“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
今年的“锦绣中华”非遗服饰秀,是在金秋十月对新中国70周年生日的一份献礼,更是北京这座千年之城的壮美图景之约。广绣、京绣、土布制作技艺、南通蓝印花布、传统棉纺织技艺、鱼皮衣制作技艺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时尚的方式与观众见面。敦煌遗韵、雅鲁藏布、镜花水月、草原霓裳、丝墨停云、旭日船歌、青出于蓝、粤绣粤美、云梦彝山、新织楚裳、知否岭南、纤墨窈然、丝绪东方、丝路之光共计14场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服饰秀在北京中轴线上精彩亮相,传统文化让中轴线亮起来,线上线下吸引数以千万的观众观看,有效推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
(综合发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