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鹤庆银器锻制技艺精品展在恭王府开幕

10月3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鹤庆基地、云南艺术学院共同举办的“千锤铸辉熠百炼承匠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鹤庆银器锻制技艺精品展”开幕式在恭王府博物馆举办。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馆长、党委书记冯乃恩,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钟建波,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刘魁立,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副馆长王静,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原巡视员屈盛瑞,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张碧伟,云南艺术学院副校长陈劲松,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发展处二级调研员张志云,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杜文辉,云南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尹家玉,云南省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建华,云南省大理州政府驻京联络处主任尹樱,云南省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二级调研员杨建宇,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宁等领导和嘉宾参加开幕式。

在白族调对唱《放羊调》、彝族民歌《二里半腔》、彝族三弦、阔时欢歌等精彩的展演节目中,开幕式正式开始。王静副馆长首先致欢迎辞,张碧伟、李建华、刘魁立三位嘉宾依次致辞,钟建波、王静、张碧伟、李建华四位领导共同为展览击鼓开幕。

此次展览从“挑行囊、走夷方”的叙事说起,百余件展品惊艳亮相。在“匠”与“器”中向观众介绍了鹤庆银器锻制技艺的历史及传承人的代表作品,之后在展线中穿插了“小锤敲、精雕琢”的动态空间,用“具”与“技”生动还原银器锻制所使用的工具及整个技艺流程的活态文化空间,展厅中还构思新颖的用银制茶具打造出一个现代茶室休息区,使人身临其境体会到了近年来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的非遗保护路径。

银的使用与制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银器的锻制技艺蕴含丰富文化内涵。此次展览的主角——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鹤庆银器锻制技艺,发源于云南大理州鹤庆县,那里大街小巷遍布银匠,人们称之为“水乡银都”。这里的银匠以“小炉匠”的身份,通过“走夷方”的谋生方式,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并在长期汲取与吸收周边各民族手工艺的同时,通过材料、工具、技艺流程的不断改良和革新,造就了极富包容性与适应性的鹤庆银器锻制技艺,传承千年依然焕发生机。

2014年,鹤庆银器锻制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8年,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的支持下,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鹤庆基地成立。在此次展览的“传古今、续今脉”版块中,策展人则向观众介绍了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鹤庆基地基本情况,展示鹤庆基地在助力鹤庆银器锻制技艺传承与发展的主要成果。

当天下午还举办了“振兴传统工艺”研讨会,2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对鹤庆银器锻制技艺传承、发展与创新深入研讨。

展览将展至11月9日。

(供稿部门:综合业务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 国家文物局 | 故宫博物院 | 中国国家博物馆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17号  邮编:100009  联系电话:010-83288149  版权所有: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 京ICP备1503018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82 

网站维护:恭王府博物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