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山西省忻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驻山西忻州(静乐)传统工艺工作站承办的“疾风知劲草 时代颂忠良”杨家将专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在恭王府开幕。年画、剪纸、刺绣、皮影、戏曲等多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共话杨家将“忠孝节义”。
山西晋北的忻州是杨家将的故乡。杨家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的故事就发生在忻州的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北宋年间,以杨继业、杨延昭等杨家男将和佘太君、穆桂英等杨门女将组成的几代忠烈保家卫国、忠勇爱国的传奇故事,经过民间文学的塑造和戏曲的演绎,可谓是家喻户晓、广为流传,并在全国延伸成多种艺术形式。本次展览活动,分为“忠孝节义”四大版块,集中展示了83件珍贵的杨家将题材传统年画,有忻州当地的,也有天津杨柳青的,其中包含40余件晚清民国时期的年画精品。除此之外,还有忻州当地杨家将题材的剪纸、刺绣作品,以及来自陕西华县的皮影作品,向观众生动地展示杨家将前赴后继、子承父志的忠孝与威武不屈、舍生忘死的节义故事。
除了静态作品展览之外,在展厅,来自北京、湖南、泰安的皮影戏、忻州的北路梆子、河南滑县的大弦戏、辽宁的鼓乐、京剧轮番上演,生动演绎了与此次展览主题相关的《四郎探母》《杨门女将》等杨家将题材经典剧目。凸显了我国传统年画和传统戏曲之间“画中有戏”的艺术特色。
此次展览为恭王府迎新春跨年系列展,展期至2020年2月10日。
(综合发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