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手风采
怀揣匠心 践行初心


藏品研究部 黄嫣

八年前,我还坐在高中教室里,和同学们一起观看《我在故宫修文物》。屏幕里,修复师们凝神工作的身影,与千百年文物静默相对的庄重,让我被深深震撼——那是一种可触摸的浪漫,更是一种在时光深处守护历史的崇高。

回首望去,那一刻改变了我的一生。

从那时起,“让文物活起来”这六个字,贯穿了我的青春。它出现在我的高考作文里,回响在大学课堂中;而今天,它已成为我工作的准则,被写入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从一个动人的理念,变成一种神圣的责任。

新文物法明确提出:“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这不仅是法律条文,更是我们工作的灯塔。她深刻告诉我们:唯有扎实的保护,才能真正守住文物的根本;也唯有对历史细节的生动还原,才能让文明的故事被世界听见。她让我明白,文物保护不止于修复,而是要让历史焕发生命,让文物自己“说话”。

“保护”与“管理”,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一点在我们的库房管理中体现得尤为真切:我们为每一件藏品精心打造了“量身定制”的家——藏6库东侧,以厚重钢材稳稳承托砖石重器;西侧,借疏密有致的栅格架将每一块匾额、每一扇隔扇安置得井然有序。从此,文物各安其位,每一件都享有独立、安全的收藏空间。科学的管理,成为融入日常的习惯;悉心的保护,化为始终如一的常态。

这种融入日常的秩序与坚守,体现在每一个细致入微的工作瞬间:从文物提取“如履薄冰”,到温湿度控制“斤斤计较”;从出入库严谨登记,到定级备案细致准备——我在老师们身上读懂了什么叫责任,也明白了《文物保护法》为何像一位深知我们艰辛的同行者——她理解我们的执着,也为每一步管理划定清晰的轨道。

而新文物法的深意,远不止于守护。

她更指引我们:“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我们要做文物忠实的守护者,更要做它们热情的代言人。

我刚来恭博时,常听老师们说,我们的旧藏多已流散,馆藏并不占优。但当我埋首一篇篇论文,听老师们为一砖一瓦推敲、为一匾一额斟酌时,我才真正明白:恭博之所以“活”起来,靠的不是数量,而是背后无声的青春、执着的热爱。正是这些扎实的研究,让恭王府的故事——它的历史、它跨越时代的多重身份,重新变得鲜活。“精雅生活”的文化理念,历久弥新、熠熠生辉。

而那些流散四方的旧藏,正在静静等等我们的探寻与召唤。我永远记得内部观摩会上,回归的文物被柔光照亮,大家围拢细看,听老师讲述它们背后的漂泊与归来——那一刻,它们不再是孤独的物件,而是重新汇入这座府邸记忆长河的甘泉,焕发出鲜活的生命。

我们正站在一个承前启后的节点。从《我在故宫修文物》中修复师的匠心,到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指引下的初心——这不仅是我个人的成长,更是整个文博事业的时代使命。

新文物法给我们的,不仅是规范,更是一份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它提醒我们:既要怀揣“大国工匠”的匠心,也要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让文物工作真正融入这个时代。

让我们以新法为舟,以匠心为桨,不负历史,不负未来,做这个时代的文明摆渡人!

分享到: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 国家文物局 | 故宫博物院 | 中国国家博物馆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17号  邮编:100009  联系电话:010-83288149  版权所有: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 京ICP备1503018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962

网站维护:恭王府博物馆办公室 

b00252de45284f7d877e916695c49e64/images/10.藏品研究部黄嫣讲述守护故事.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