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手风采
法润文心 匠守传承—— 恭博“样式房”的守护与担当


古建部 高珊

在清代,有一个专门负责宫廷建筑营建的机构,叫做“样式房”,这里的工匠以巧夺天工的技艺,勾勒出万千宫阙的恢弘气象。

今天,我们古建部承古立新,守护王府,修缮建筑、研究园林,也自豪地称自己为恭博的“样式房”!

我们以法为轨,以心为度,在每一处梁枋彩画、每一寸园林叠石之间,延续的正是“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工匠精神。下面我就以后罩楼工程为例,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工作日常。

二零二三年,后罩楼修缮稳步推进。

尘灰渐褪,朱红初显——而这一抹红色背后,还有一段寻真之旅:在方案设计阶段,我们听老一辈人说,从前的檐柱,是绿色的。那么哪一种颜色,才是历史的本真?我们首先遍查图档,在样式雷图纸中,后罩楼院落明确标注了“绿柱红装”,但范围不明,色彩规制仍存疑云。为了进一步寻求实证,我们如同为文物做“病理切片”,取样分析,却始终未发现绿色遗存。由于缺乏其他佐证,我们秉持“最小干预”,最终维持红色。这并非放弃,而是对历史的敬畏——今天的每一步,都要经得起法律与时间的检验。我们建立完整档案,留下线索,静待未来揭晓谜题。​

如果说外立面修缮是为古建筑“修容”,那梁架加固,则是为楼体“正骨”。

后罩楼全长一百五十余米,百间相连,一木一梁,残损情况各异。我们俯身梁架,逐间“把脉”,连续数月,攻坚测绘,最终为每一间屋宇量身定制了加固方案,通过实施,保证了文物安全,实现了最小干预。​

这份坚守,还换来了意外之喜:在木顶格上,我们发现了裱糊用的古纸——纸上印花精美,青绿犹存。专家鉴定,纸质考究、纹样独特、工艺珍贵——这极大提升了恭王府在清代匠作研究中的价值!为探寻文物原状,老师们在幽暗闷热中,逐格比对;脚手架上的灯光,照亮他们专注的面庞。那一笔一划,都是对文明的郑重许诺。

这份成果,更离不开兄弟部门的支持与协作,正是全体恭博人的同心同行,方能让我们以最小干预,将一座真实、完整的后罩楼,交予今人,传向未来。​

后罩楼,只是一个缩影。

相似的守护,发生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是大雨中巡查积水的脚步,是烈日下攀爬脚手架的身影,是为文物安全细致排查的专注,是为打磨方案反复推敲的执着。

从古建修缮到院落维护,从山石归安到花木扶疏——我们以文物保护法为灯塔,以专业为舟楫,践行“守护民族文化遗产,为江山、为未来留下胜迹”的庄严承诺。

习总书记深刻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为这份自信筑牢了法治屏障,为文明长河的奔流保驾护航。作为新时代文博人,我们愿:

以青春之我,勘探历史纵深;

以赤子之心,架起古今桥梁;

以法治之尺,丈量每一寸匠心;

以创新之力,开拓文保新境!

作为恭博“样式房”的传承人,我们也更加懂得:历史不语,却依靠我们发声;时间不停,却信赖我们延续。

愿我们不负韶华、不负重托,让每一次修缮都载满诚意,让古老的智慧,永远活着,永远年轻!

分享到: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 国家文物局 | 故宫博物院 | 中国国家博物馆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17号  邮编:100009  联系电话:010-83288149  版权所有: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 京ICP备1503018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962

网站维护:恭王府博物馆办公室 

9d2e65f294e145788ebb0983d172f922/images/11.古建部高珊讲述守护故事.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