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探究
清朝的“八旗制度”是怎样的?

说到满清,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想到八旗子弟,那么,“八旗”到底是什么呢?

八旗制度是中国清代满族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旗,满语为gusa(汉译固山)。平时,人们从事耕作、狩猎等活动;在战时则应征为兵,这起源于女真族的狩猎组织──牛录。满族的首领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又将四旗加上边框,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并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具有旗籍的家族人员称为旗人。到19世纪末随着清朝的解体,八旗军事组织制度不复存在。但一部分八旗的后代仍自称为旗人。满人靠着这军事组织制度,于1644年征服明朝,建立大清。

http://192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八旗制度规定:每300人为1牛录,设牛录额真1人;5牛录为1甲喇,设甲喇额真1人;5甲喇为1固山,设固山额真1人。据史籍记载,当时编有满洲牛录308个,蒙古牛录76个,汉军牛录16个,共400个。此时所编设的八旗,即后来的满洲八旗。清太宗时,又建立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旗制与满洲八旗同。八旗由皇帝、诸王、贝勒控制,旗制终清未改。

http://192

八旗军装

八旗制度初建时,不但在军事上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具有行政和生产职能。清朝统一,太宗皇太极为加强对旗人的束缚,增强了八旗制的军事职能,并为扩大军事实力和笼络人心,又建立了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各旗有军营、前锋营、骁骑营、健锐营和步军营等常规伍,司禁卫,云梯和布阵等职。另外,设立了相礼营、虎枪营、火器营和神机营等特殊营伍,演习摔跤、射箭、刺虎和操练检枪等。由于清初诸帝很重视枪炮武功等实战本领,八旗军在平定三藩,收台湾,抵御沙俄侵略等战斗中都取得了辉煌战绩。八旗兵分为京营和驻防两类。京营是守卫京师的八旗军的总称,由朗卫和兵卫组成。侍卫皇室的人称朗卫,且必须是出身镶黄、正黄和正白上三旗的旗人,如紫禁城内午门、东西华门、神武门等由上三旗守卫。

http://192

北京城内八旗方位图

八旗组织中蒙古旗与汉军旗的建立比满洲旗稍晚。清太宗皇太极天聪三年(1629)时,已有蒙古二旗的记载,称为左右二营。八年改称左翼兵和右翼兵。九年,后金在征服察哈尔蒙古后,对众多的蒙古壮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编审,正式编为蒙古八旗,旗制与满洲八旗同。汉军单独编为一旗,据考证是在天聪五年正月(一说天聪七年)。皇太极崇德二年(1637)分汉军为二旗,旗色玄青,四年分二旗官兵为四旗,七年正式编为汉军八旗,旗色与满洲八旗同。从明万历四十三年八旗制度建立,直到清崇德七年才完成八旗组织三个部分二十四旗的组织建设,八旗每一旗下都包括满洲、蒙古、汉军三个部分。

八旗又有上三旗与下五旗的区别。顺治七年(1650)底多尔衮死后,清世祖福临为了加强对八旗的控制,对八旗的顺序进行了调整。由皇帝控制的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称为上三旗;由诸王、贝勒统辖的正红、镶红、正蓝、镶蓝、镶白五旗,称为下五旗,此后终清未改。上三旗较下五旗为崇,是皇帝的亲兵,担任禁卫皇宫等任务,下五旗驻守京师及各地。清世宗雍正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王、贝勒对各旗的控制,严格区分下五旗中的旗分佐领(俗称外佐领)和府属佐领(俗称内佐领)的隶属关系。下五旗中的主要部分旗分佐领,实际上也由皇帝直接控制,诸王及贝勒仅能控制其府属佐领。又以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居左,称为左翼;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居右,称为右翼。

http://192

正黄旗,上三旗之一。

【清末期管辖兵力】:92个佐领、2个半分佐领、约3万兵力(满洲八旗中人口最多)

【总人口】:约15万人

【名人】:纳兰明珠纳兰性德(康熙帝宠臣)、索尼(重臣)、吴京(重臣)

http://192

镶黄旗,上三旗之一。

【驻屯地】: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南部

【清末期管辖兵力】:84个佐领、2个半分佐领、约2万6千兵力

【总人口】:约13万人

【名人】:孝和睿(嘉庆帝的皇后)、慈安等

http://192

正白旗,上三旗之一。

【驻屯地】: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

【清末期管辖兵力】:86个佐领、约2万6千兵力

【总人口】:约13万人

【名人】:郭布罗婉容、荣禄

http://192

镶白旗,下五旗之一。

【驻屯地】: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

【清末期管辖兵力】:84个佐领、约2万6千兵力

【总人口】:约13万人

【名人】:曹雪芹、阿桂、善耆(肃亲王)

http://192

正红旗,下五旗之一。

【驻屯地】: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东部

【清末期管辖兵力】:74个佐领、兵2万3千

【总人口】:约11万5千人

【名人】:和珅(乾隆宠臣、恭王府第一任府主)、老舍

http://192

镶红旗,下五旗之一。

【驻屯地】: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东部

【清末期管辖兵力】:86个佐领、兵2万6千

【总人口】:约13万人

【名人】:珍妃(光绪帝的宠妃)

http://192

正蓝旗,下五旗之一。

【驻屯地】: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

【清末期管辖兵力】:83个佐领、11个半分佐领、兵2万6千

【总人口】:约13万人

【名人】:崇绮(1864年状元,户部尚书,同治帝之皇后阿鲁忒氏之父)

http://192

镶蓝旗,下五旗之一。

【驻屯地】: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东部

【清末期管辖兵力】:87个佐领、1个半分佐领、兵2万7千

【总人口】:约13万5千人

【名人】:侯宝林(相声家)、慈禧(咸丰帝皇贵妃)、肃顺(辛酉政变中遭处死的户部尚书)

清军入关后,满族人口大量涌入北京及其附近地区。为了安置八旗官兵和闲散人口,清政府进行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八旗官兵因此获得一部分旗地。兵丁份地大多数靠本人带同家属从事耕种,后多迫于生计被典押出去。清统治全国以后,八旗兵丁生计日渐拮据。清王朝虽采取了种种措施,但直至清末,八旗生计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陷于贫困的境地。

http://192

老照片清末八旗子弟

八旗制度从正式建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王朝覆灭,共存在296年。它是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曾为发展和巩固中国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为保卫边疆防止外来侵略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满族社会的发展,更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随着历史的嬗变,八旗制度中落后的一面也日益明显,严重地束缚了满族人民的发展,在征战中的作用也愈来愈小。八旗制度与清王朝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历了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整个历史过程。

分享到: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 国家文物局 | 故宫博物院 | 中国国家博物馆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17号  邮编:100009  联系电话:010-83288149  (c) 2018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 - 版权所有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 京ICP备1503018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82 

网站维护:恭王府博物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