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生活
跨越时空的“暖事”

古代也有“供暖日”

古代虽没有先进的集中供暖系统,但却有不约而同升炉取暖的日子。

农历十月初一,古称“开炉节”,因为天气渐渐冷了,大家要围炉取暖,便准备好大批木柴,把火炉修补、清理好,燃起熊熊烈火,用它来消寒。“开炉”是“开始使用火炉”之意。每年的开炉节揭开了古人辟冬消寒的序幕,如同现在的“正式供暖”一样。

“我家有一件事与北京民间旧俗一致,即十月初一添设煤火,二月初一撤火。好像是明文规定的一样,却又不见有文书,但确系百业皆然,王府也不例外。这是指升炉子而言的,我家地火到冬至方升,成为定例。”

——金寄水《王府生活实录》

可见清代王府开启过冬模式,也是颇有仪式感的。那当时会用到哪些“消寒神器”呢?

古代也有“暖器”

说到“消寒神器”,在王府开炉供暖期间,主力便是火地、火炕这种大型供暖系统,以及炉子、手炉、足炉等各式可移动、便携式设备了,它们围绕“消寒”二字,构筑了温暖惬意的冬日王府。

火地取暖,就是在建筑营造时,将室内地面之下事先用砖石砌好循环的烟道,用烧火所产生的热气来烘暖地面,相当于现在的“地暖”。地下的热气沿着烟道分流到各室,产生热循环,加热地面,使室内温度上升,达到御寒目的。

而配合“地暖”一起为室内温度做贡献的就是火炕。火炕取暖与火地取暖在工作原理上是一脉相承的。它们的烧火坑和排烟道均在室外,既避免了烧火所产生的烟气污染空气流入室内,又能防止因烧煤炭所产生的的煤气使人中毒。相比西方传统的壁炉,这种室外燃烧室内取暖的方式,大大降低了火灾的风险,也是一种“东方智慧”。

恭王府后罩楼烧火坑

恭王府银安殿烧火坑

那它们的供暖效果如何?恭亲王奕䜣曾在诗词里提到:

《冬日十咏——火炕》

长炕此横陈

氤氲爟火频

漫言衾似铁

未许釜抽薪

蒸透重茵暖

薰成一室春

不知冬栗烈

窗外雪铺银

——《乐道堂古近诗体卷二》

可见即便窗外冰天雪地,室内也是春天般的温暖

除了火地、火炕外,各种类型的“落地炉子”也是王府冬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现在“电暖器”功能基本一致的——白炉子,是王府冬日消寒的“宠儿”。

之前提到的十月初一“开炉”,升的便是这种白炉子。白炉子是用石灰木制成的。这种炉子,大小不等,不仅色白形美,而且因其炉膛大,火力旺,散热快,故取暖驱寒,非常得力。白炉子没有固定位置,搬出搬进可随主人意愿。

王府升白炉子有专人照管,旺时搬进,微时搬出,既无烟筒,也不受煤气污染,每间一具,其数可观。上世纪20、30年代,在北京灯市口外偏南有家“海山长”字号的白炉铺,颇负盛名。

此外,当时京城富贵人家还流行使用带烟筒的洋炉子,这种炉子有大有小,只能取暖,不能用于烧水做饭。大的洋炉子,一般有三个门,内装有隔热隔音性能的玻璃,炉火熊熊,皆可透视。小的洋炉子,上面有个添煤口,其状与大桶炉形状一样,不同的是洋炉子通体电镀,光可鉴人。醇亲王奕譞曾在一首《海粟山房午坐》中夸赞自家的洋炉:“烘窗爱日晖屋疑春已半”,并自注说“下置洋炉、暖气,上通于楼,一室冲融而无烟气。”

除了各类结实耐用又给力的大型“神器”,还有精致又便携的手炉、足炉,它们的功能相当于现在的“暖宝宝”或“暖水袋”。将炭火放入手炉、足炉中,可以暖足暖身,还能随身携带,如同夏季的扇子一样,方便实用。足炉一般为长方体,手炉或圆或方,炉体多为铜制,也有珐琅镶嵌的,铜制上盖雕刻有镂空花纹,以便传温,带提梁,以便携带。

清代画珐琅三阳开泰纹手炉 故宫博物院藏

还有操作同样简单的“火盆”。炭盆取暖是满族人入关前的生活习俗,承袭下来的火盆变得更为精致,一般为铜制,有三足,盆口侈大边,为了防止火星溅出引发火灾,有的火盆还配有镂空的罩子。

雍正古装读书图

注意观察生活细节的恭亲王奕䜣,在《冬日十咏》中将火盆中形状各异的木炭,生动的形容为兽炭。

《冬日十咏——兽炭》

兽样灿纷繁

围炉炭火温

槎枒猜虎伏

突兀讶熊蹲

和煦添深室

光芒耀古盆

德威原不猛

春意盎层轩

——《乐道堂古近诗体卷二》

王府还发“取暖费”

说了那么多取暖设备,想必冬季的煤炭消耗很大。清宫内务府的营造司下设薪库、煤炭库,专门负责储运宫中所用的柴、煤、炭,而王府内也专门设置有“煤炭库”,负责采购、运输、储存煤炭,管理并供应全府上下使用。

不过根据《清恭亲王府折档》,当时王府的煤炭库每月会向府内各处发放煤炭羊烛钱。为何王府不是集中采购所需煤炭发放实物,而是给大家“取暖费”呢?其实,那是因为各自采购,大家都有“甜头”,这在晚清的王府、大宅是很普遍的现象。

恭王府折档

分享到: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 国家文物局 | 故宫博物院 | 中国国家博物馆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17号  邮编:100009  联系电话:010-83288149  (c) 2018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 - 版权所有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 京ICP备1503018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82 

网站维护:恭王府博物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