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生活
名人茶趣

我国是茶的故乡,栽培茶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古往今来,不少名人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或以茶会友,或借茶抒怀,或以茶寄寓,或倾之以情,或状之以诗,为此留下众多趣闻逸事,成为中国茶文化中的朵朵奇葩。

1、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位谙熟茶事的高手。他在谪居宜兴时,吟诗挥毫,伴随他的常常是一把提梁式的紫砂壶,他曾因此写下“松风竹炉,提壶相呼”之名句。他爱壶如子,后来人们便将此种茶壶称之为“东坡壶”,一直沿用至今。

2、宋代陆游是一位著名的茶客,他出生于茶乡,喜品茶,所写茶诗达300多首,堪称历代诗人咏茶之冠军。他嗜茶成癖,甚至深夜冒寒亲自汲泉煮茗:“四邻悄无语,灯火正凄冷。儿童亦熟睡,汲水自煎茗。”

3、明代大画家唐伯虎喜爱品茗,常以茶吟诗论文。他以茶谜会友的故事,至今仍广为流传。一天,祝枝山刚踏进唐伯虎的书斋,就邀品茶猜谜。唐伯虎笑曰:“我此时正巧做了四个字谜,你要是猜不出,恕不接待!”说完,他便吟出谜面:“言对青山青又青,两人土上说原因,三人牵牛缺只角,草木之中有一人。”顷刻,祝枝山就破了此谜,得意地敲了敲茶几说:“倒茶来!”原来,此字谜正是“请茶,奉茶”。

4、清乾隆皇帝喜茶成瘾,曾说:“君不可一日无茶。”正是茶伴乾隆皇帝度过了89岁的高龄。他一生巡游各地,品了不少名茗,曾将龙井茶产区杭州狮峰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他对泡茶之水和茶具也颇有研究,认为北京玉泉水烹茶最佳,赐为“天下第一泉”;宜兴紫砂壶沏茶最优,命为“世上茶具之首”。

5、清代杰出文学家蒲松龄每当春去夏来,便在淄川县西铺村通往县城大道旁的一棵大树下摆设茶摊,热情地请过路人歇脚、喝茶,请他们讲一些民间的故事,“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月复一月,年复一年,茶换故事,勤奋写作,他终于完成著名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6、曹雪芹也是一位深谙茶道的行家。他的名著《红楼梦》蕴含着丰富的茶文化,茶香飘逸字里行间,茶事茶艺跃然纸上。茶味服从于艺术,让人们品出味中之味,正是曹雪芹的一大绝招。

7、毛泽东一生中除了吸烟之外,最大的嗜好之一便是品茶。他常以茶会友,在《和柳亚子先生》七律诗中有“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的名句。那次在“粤海”(广州)的品茶,给柳亚子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抗战时期的1941年,柳亚子还在一首诗中写道:“云天倘许同忧国,粤海难忘共品茶。”

8、周恩来关心茶叶生产,曾五次亲临龙井茶产区杭州梅家坞视察,并和当地干部群众制订龙井茶发展规划。他珍惜龙井茶,曾津津有味地将杯中的龙井茶叶全部咀嚼吃掉,留下了“啜英咀华”的佳话。

9、朱德也与茶有着不解之缘。1960年视察杭州龙井茶区,品尝龙井茶之后,他即挥毫题诗《访龙井村》一首:“狮峰龙井产名茶,生产大队一百家。开辟茶园四百亩,收入年年有增加。”他在庐山品饮了云雾茶后即席赋诗道:“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年饮,延年益寿法。”

10、大作家林语堂善于品茶。他根据自己的品茶经验,提出了“三泡”说。他说:“严格地说起来,茶在第二泡时为最妙。第一泡譬如一个十二三岁的幼女,第二泡为年龄恰当的十六岁女郎,而第三泡则已是少妇了。”以佳人喻茶,可谓别出心裁而富有雅韵。

分享到: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 国家文物局 | 故宫博物院 | 中国国家博物馆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17号  邮编:100009  联系电话:010-83288149  (c) 2018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 - 版权所有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 京ICP备1503018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82 

网站维护:恭王府博物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