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在明代就已经出现了西洋建筑,至清代乾隆年间更是出现了以西洋建筑为主体的圆明园西洋楼群,但这些并非是纯粹的西方建筑风格而是中西合璧。17、18世纪,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下,中国西洋建筑经过与本土文化融合后被重新演绎出来,具备了独特的风格特色,在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建筑形式的就是西洋门。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中的西洋门
清代建筑中的西洋门
之所以说西洋门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代表,是因为它是中国建筑中采用西方建筑构图手法的特有的“门”。这里所指的“门”并非是与“窗”相对的“门”,而是中国传统古建筑组群中具有专有职能的单体建筑,如故宫,不仅有天安门、午门等作为大规模建筑群体的大门,而且每个院落乃至某些单体建筑都有属于自己的门。住宅建筑同样也是如此,少数深宅大院最多时可以有三道门。这些门的作用主要是启闭院落,划分空间。
清代北京的西洋门在建筑组群中扮演着与垂花门或牌楼门相似的角色,属于具有一定装饰意味的小型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门座建筑一般是中间开门的标准房屋,两边隔开空间可作为门房,具有丰富的实用功能。而西洋建筑中,只有类似凯旋门这样具有纪念性质的主题雕塑符合“门”的单体建筑形式,但其是作为空间焦点,更偏重于观赏性的建筑,早已淡化了作为空间出入口的功能,并非原本意义上的“门”。所以西洋建筑形式要在中国“落地”,具有装饰作用的小型门的样式是最为恰当的。其兼具东西方特色的性质也决定了无论与西洋建筑组群搭配还是单独布置,点缀园林景色都极具观赏性。
恭王府西洋门
现存的西洋门
西洋门比较集中的清代园林,当属乾隆年间圆明园的西洋楼景区,尽管是西洋形态,但园林空间的处理仍是中国化的,主要表现为以带有西洋门的院落划分景区。西洋楼景区的西洋门有两种,一种是独立设置的门,表示空间的开始和结束,如线法山东西两侧的西洋门;一种是设在院墙上的门,是进出院落的通道,如观水法和万花镇的南门。但相对于其他西洋门,这些被学界公认为是更倾向于西方风格,带有明显的巴洛克风格血统,并已被毁。
圆明园万花镇南门
圆明园观水法南门
目前在北京现存有万寿寺的西洋门、颐和园养云轩的西洋门,以及恭王府的西洋门。
万寿寺西洋门
养云轩西洋门
恭王府西洋门
恭王府的西洋门
目前在北京知名度较高的还是要数恭王府的西洋门,它是恭王府花园中的园门,这座园门在道光末年恭亲王入住以前就已经存在了,虽然以目前掌握的资料还无法准确判断其建造时间,但考虑到恭王府前府主是和珅,而和珅又是负责过圆明园工程的主要大臣,这期间也许存在着一些隐秘的联系。这座西洋门是洛可可风格雕花石拱券门,这种形式在私家园林中是难得一见的。
和圆明园的西洋门相比,可轻易发现他们的血缘关系,如柱式与拱劵的组合、贝壳的装饰、大串的西洋花穗浮雕、顶部隆起的风格等。同时,在细节语言上已经非常本土化了,如基座部分采用的须弥座,中部的柱式和高柱础的处理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也是有的,至于拱与拱角的处理在砖石建筑中的更普遍了,唯一脱离中国建筑传统的也只有檐口以上的部分。
相对于圆明园的西洋门,恭王府的西洋门显然已经走出了照搬重构的老旧法式,门上石匾完全趋于传统形式,特别是门额上题写的“静含太古”“秀挹恒春”,意指处喧闹尘嚣太古之幽静,跨风霜四季留春日之秀美,颇有道家意境,更是明显带有中国传统意味。
随着历史的发展,特别是晚清以后,西洋门这种建筑形式日益简化并深入民间,加之现代建筑的影响,其特色逐渐消失在民国时期的各种砖砌门楼之中。而最终完整留存下来的恭王府西洋门,作为此种建筑形式的典型代表,继续为来自四面八方的游览者诉说着这一段灿烂的建筑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