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博讲堂”是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主办的学术讲座,是博物馆联系专家学者与社会大众的文化平台。自2023年6月首讲至今已举办六场,先后邀请朱诚如、左远波、王静(作为对讲人)、万秀锋、陈文、李国荣、陈彤等知名专家,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王府历史文化研究、清宫档案及文物研究、清代古建园林、非遗传统技艺等多方面展开讲述,每场座无虚席,听众反响热烈,获得广泛好评。
10月14日下午,“恭博讲堂”第七讲特邀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二级研究馆员任万平,以“看图识礼——清朝典仪的图像化解读”为题展开讲座,一百余名听众共同聆听。
中国自古以来是礼仪之邦。“礼”是要表达的思想精神,“仪”则是体现思想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礼仪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塔尖,辐射到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塑造出中国人的精神品格与行为规范。礼有多种,古人归纳为五大类,称为“五礼”,即吉礼、嘉礼、军礼、宾礼、凶礼。任万平副院长从文献出发,基于故宫馆藏众多的清代文物及图像做比照研究,全方位剖析了清代这一礼仪大成时期的典仪制度。
她首先从语言、社会、政治、生活等层面剖析了礼的内涵,荀子《大略篇》中说“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可见礼是中国封建社会秩序的最高标准。“五礼”一词,初见于《尚书·舜典》,认为舜“修五礼”,孔安国传释五礼为“吉、凶、宾、军、嘉”。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排序。
根据《大清通礼》规定,清代五礼“首吉礼,尊天祖也;次嘉礼,本人道也;次军礼,征伐大权也;次宾礼,柔远人也;次凶礼,以厚终也”。其顺序为“吉礼、嘉礼、军礼、宾礼、凶礼”,每一种礼都有众多分枝,以吉礼数量最多。这些典仪不仅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礼仪规范和价值取向。
随后,任万平副院长根据清代五礼的顺序进行详细讲解。
吉礼为五礼之首,也就是祭祀天地、祖宗,数量多达129种,可分为大祀、中祀、群祀。她主要以大祀为例介绍了清代吉礼的规制。按固定的时间祭祀天地日月,强调尊重自然,天人合一。在色彩方面,需要与祭祀对象一致,如皇帝祭祀所穿的衣服与使用的祭器颜色等。此外,祭祀前必须斋戒,斋戒时间根据祭祀等级分为大祀三日、中祀二日和群祀一日。她着重介绍了冬至天坛祭天之仪,即各牌位的摆放。一层祭昊天上帝牌位供在坛之北,东西两侧为配位,按左昭右穆排序配享皇帝八位。在祭祀时,不同位置使用的祭器也有区别,如天坛正位匏爵,从位使用陶爵。当我们在做器物研究时,不仅需要知道材质与造型,还需要联系当时的仪式内容对其功能做进一步的阐释。在天坛祭祀时,昊天上帝的正位用特牲,从位用太牢,并不是大多数人认为的统一用太牢,而是以特牲——“犊”或“特”为最高等级,其次从位才是太牢。除了定期举行的祭祀以外,还有不定期的祭祀,称为告祭礼。如皇帝登极、授受大典、上徽号、册立皇太子、大婚册立皇后等,要特别向天、地、祖宗告祭。
祭祀有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礼,除了敬酒以外,乐舞也是必不可少。清代皇家典制乐舞主要分为两种,用于祀神者称为“佾舞”,用于宴飨者称“队舞”。凡“佾舞”,武舞用干戚,文舞用羽籥,即干戚称武功之舞用于初献礼,羽籥称文德之舞用于亚献、终献礼。
此后,又讲述了大祀中的太庙祭祀,主要分四孟时飨、岁末祫祭。四孟于月朔,唯一正月择吉。祫祭是指合祭祖先,主要是在除夕前一天。祫祭时,需要把太庙中、后殿的祖先牌位全部请到前殿,一起祭祀。体现中国古代重视的男耕女织礼仪祭祀先农,每岁仲春亥日举行。户部尚书进耒,顺天府尹进鞭。皇帝左手挥鞭,右手扶犁三推三返,顺天府丞奉青箱,户部侍郎播种,耆老随即覆土,为天下农人做出力田的示范。
嘉礼位列五礼之二,清代嘉礼演进为登极、朝贺、册封、婚冠、燕飨、经筵、乡饮酒诸礼。任万平副院长以清代皇帝大婚为例,剖析了清代婚礼之庄重以及与民间婚礼的不同。皇帝大婚分为婚前礼、成婚礼、婚后礼。
婚前礼经过选秀女、纳采、大征、册立到奉迎。首先,皇帝结婚和民间的不同点主要在于有一个册立,在迎娶皇后之前需要其身份从民间的女子转换为皇后才可以迎到皇宫。接着对如何纳采进行了介绍,纳采使至皇后府邸行纳采礼并向皇后父亲宣读纳采制文。接着是纳采宴,清代的宴会分两个程序,首先是饽饽宴,接着是用小矮桌放酒,酒席宴。纳采之后为大征,相当于民间的过彩礼,内务府为皇后及其父母分别准备礼物,给皇后的礼物用龙亭74座盛装,陈设于丹陛上。用彩亭58座分别盛装赐物,并与马匹陈设于丹陛下。最后,皇帝御太和殿命使行册立奉迎礼。奉迎皇后的凤舆自大清门进入,经午门、太和门、中左门、后左门,到达乾清门。成婚礼需要经过跨火盆、跨马鞍、坐帐最后合卺。合卺宴绝不是满汉全席,而且清代也没有满汉全席。其摆盘多带有“龙凤呈祥”或“双喜”字样。婚礼结束后,按照礼制,还需要进行庙见礼、朝见礼、颁诏礼和庆贺筵宴礼,删减了归宁礼。
军礼在清代五礼中位列第三,是与军事征伐相关的各项礼仪。清朝,军礼包括皇帝亲征与凯旋、命将出征、奏凯受降、献俘受俘、大阅、会阅暨京师训练、秋狝、日食救护。这一部分,任万平副院长主要对乾隆帝大阅及作战号令进行了图像化解读。大阅时,皇帝御帐黄幄设于阅武台上,内设御座。阅武台坐南朝北,其北为八字形列阵处,再北为军营。军营分为左右翼,共36营。制度规定,参加大阅的各等统帅官员49人、将校1490人、兵士20094人。
宾礼是与接待使节、宾客有关的各项礼仪,主要包括中央王朝对藩属国的敕封后,由此而来的藩属国对中央王朝的朝贡,以及近代国门洞开以来出现的外国公使觐见礼。此外,还有王公、官员、士庶相见之礼。她以对藩属国的敕封与藩属国对中央王朝的朝贡为例,重点分析了万国来朝图、外国进贡表文、册封使行列图、琉球进贡船与使臣碑等重要史料。
凶礼为清代五礼之末,《周礼》中包括丧礼、荒礼、吊礼、禬礼、恤礼五种,清代在《大清会典》《清通礼》中所载,凶礼唯有丧礼一项。古代对亡人祭祀常以七天为一个单位,在大行皇帝“三七”,即后过世第二十一天,在乾清宫举行皇帝灵柩启迁殡宫的祭祀,称为启奠礼,然后,奉移梓宫暂放到紫禁城北景山后的殡宫——寿皇殿(乾隆帝移至观德殿)。嗣皇帝每日朝夕从皇宫前往亲行奠献,择吉后奉移山陵。在最后一部分,她主要对皇家丧仪、祭祀进行了介绍。包括棺材画样、倚庐、神主等。她以慈禧太后祭礼的法船与冥物为例,介绍了清代的皇家丧祭制度。
在持续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任万平副院长采用文献、档案与图像相对应的方式,结合实例和一手资料精彩生动地讲述清代吉、嘉、军、宾、凶五礼的盛况,既全面系统,又重点突出。除了对清朝典仪的图像化解读,任院长还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清朝典仪不仅体现了皇权的神圣和威严,也蕴含了丰富的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德规范。这些典仪在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