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博大讲堂
石中琪先生《大观园是“理想世界”吗?》讲座在恭王府举办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随着这首定场诗声音落下,“京华何处大观园——恭王府与《红楼梦》”系列讲座的第四讲于2017年7月23日晚7:30在恭王府博物馆大戏楼正式开场,本场的主题为《大观园是理想世界吗?》,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石中琪先生主讲。

 


    石中琪先生从1973年余英时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所作讲座《红楼梦的两个世界》谈起,首先从红学发展史的视角概括讲述了旧红学、新红学以及当代红学中对“大观园在哪里”这个问题探讨,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大观园在《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心里,那些真实园林府第的实景存在是作者创作这个理想世界的素材。

 


    接着石中琪先生从《红楼梦》文本内部论证了第二个问题: 曹雪芹以其敏锐的目光,看到了他所生存的世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糜烂、腐朽与不可避免的没落衰亡,所以倾情创造了“天上人间诸景备”理想世界大观园。

 

    第三个问题,石中琪先生从中国文学史的角度高度肯定《红楼梦》是一曲女性赞歌,但同时也是一曲女性的悲歌,大观园的最终幻灭展示了《红楼梦》悲剧的演成,并集成一首七言绝句概括所讲内容:“芳园应赐大观名,自有心中丘壑生。眼界大千皆泪海,春风秋月总关情。”

 


    在讲座的最后,石中琪先生强调,《红楼梦》大观园的理想世界从构建到幻灭,乃至于作者幻想其在虚构的太虚幻境中永生,始终都呈现出一种近于绝望的感伤色彩,恰恰反映出作者乃是深深执著于现实人生的人。正因为作者的特殊经历和天赋,《红楼梦》必然是前无古人而且后无来者、永远无法重复和替代的千古绝唱!

 

    石中琪先生的讲演幽默风趣,妙语横生,不时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和笑声。讲座后的互动环节,观众纷纷举手发言、提问,气氛更是热烈。

 


    据悉,本场讲座通过“看东方APP”、“bilibili”、“斗鱼”、“龙珠”、“太阳live”、“六间房”等网络平台同步观看的人数达到102万人,也是该系列讲座单场网络播放量首次破百万记录,关注热度持续升高。

 


    本次讲座由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与中国红楼梦学会联合举办,协同媒体合作伙伴北京青年报•青睐共同进行了听众邀约。

 


    在随后的半月内,恭王府还将举办连续两期的“恭王府与红楼梦系列讲座”,分别是:

 

    此次系列讲座面对社会邀请听众,如有感兴趣的“红迷”朋友可以随时关注恭王府的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恭王府和恭小福),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主讲内容报名。

 

(展览活动部供稿)

 

 

分享到: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 国家文物局 | 故宫博物院 | 中国国家博物馆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17号  邮编:100009  联系电话:010-83288149  (c) 2018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 - 版权所有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 京ICP备1503018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82 

网站维护:恭王府博物馆办公室 

73a605f35477468f85770ca668eb33ac/images/_MG_244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