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博动态
进社区 迎元旦 共话非遗小知识

元旦将至,恭王府博物馆公共教育与景区管理部工作人员和王府志愿者一起走进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街道、什刹海柳荫街社区、松树街社区,与数百名社区居民一起做草编、捏面塑、粘毛猴,共话非遗小知识。

两片草叶的灵魂升华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12月20日,在柳荫街社区柳荫阁活动室里,社区居民带着满满的求知欲把草编非遗传承人围了个水泄不通。

“老师,您看我这样编对吗?”

“这个叶子从第几个口穿过来?”

“呀!我的蚂蚱做好啦。”

……

大家手拿老师提前准备好的棕榈树叶,学习编制方法,凭借着手的协调和灵活性,棕榈树叶从一头穿过另一头,打结、穿插……慢慢的,掌握了要领的叔叔阿姨们犹如巧匠附体,手中草叶如诗句描述那般“上下翻飞掌中舞,活灵活现妙趣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本来干瘪的草叶被心灵手巧的叔叔阿姨们赋予了灵魂,蚂蚱的形体很快被编出来了。随后大家耐住性子稍作修剪,将多余的叶子剪掉,一只只惟妙惟肖的小蚂蚱像是活过来一般,形态各异。

巧手捏福来寿桃添精彩

旧时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深受群众喜爱,但他们的作品却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无法登上大雅之堂。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小玩意儿也走入了艺术殿堂。

12月24日,“恭王府传统文化进社区之非遗系列·面塑”走进松树街社区,为参与活动的居民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面塑技艺课堂。

七彩面团就是创作的源泉,生动的寿桃就是这次的主题。活动开始,由专业面塑老师讲解面塑制作过程,并示范了面塑艺术的不同手法,如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等,面团经过老师的巧手,各种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脱手而成。随后,叔叔阿姨们跃跃欲试地拿出材料开始面塑制作,在老师的指导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寿桃在巧手中诞生了。面塑制作完之后,大家相互欣赏各自的作品,满脸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小小毛猴带您逛恭王府

12月29日,恭王府博物馆走进展览路街道,为参与活动的25组家庭带来了毛猴小课堂。

从老北京的玩具到孩子们的童年游戏,从毛猴的起源到制作技艺,工作人员亲切地为大家讲解,每个孩子都听得津津有味。此次课程从课程设计、材料包制作到课堂实战,坚持“量体裁衣”,结合王府文化,设计出一宫门、方塘水榭等王府美景作为毛猴背景图。大朋友和小朋友们在志愿者老师的帮助下,将制作好的毛猴粘在上好颜色的王府背景图上,一瞬间这些小巧玲珑、造型各异的小毛猴仿佛活了起来,一幅幅“小小猴儿逛王府”的场景展现在眼前。

恭王府博物馆连续多年举办“传统文化进社区”活动,旨在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唤起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让社区居民和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公共教育与景区管理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 国家文物局 | 故宫博物院 | 中国国家博物馆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17号  邮编:100009  联系电话:010-83288149  (c) 2018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 - 版权所有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 京ICP备1503018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82 

网站维护:恭王府博物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