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资料
清代王府

清代王府的产生与清代的封爵制度密不可分。在清代的封爵制度下,有宗室王爷、觉罗王爷、蒙古王爷、回部王爷、藏族王爷,以及少数非爱新觉罗的满族王爷。除入关初期的少数异性王爷和部分蒙古王爷的王府外,清代王府主要是指宗室王爷的王府(所谓宗室是指努尔哈赤的子孙及其兄弟的子孙)。根据清代的宗室制度,王爷只享有封爵号及其对应的府第、俸禄,并没有如汉代、明代那样的封国,因此,王爷的府第大多建在都城里,入关前是盛京,入关后是北京。

清代建了多少座王府呢?有人根据清代有几百位王爷,推断清代的王府有上百座。事实上,王爷数量和王府数量是严重不对等的,一是很多王爷是死后追封的,谈不上建府。二是存在一座王府多位王爷居住过的情况,如清代世袭罔替王爷的王府、后来王爷占用前面王爷的王府。三是很多少数民族王爷是没有王府的。根据绘于康熙初年的《盛京城阙图》,入关前盛京有王府11座,分别为豫亲王府、睿亲王府、巴图鲁王府(阿济格)、饶余郡王府、肃亲王府、庄亲王府、礼亲王府、颖亲王府、成亲王府(岳託)、郑亲王府、敬谨王府。关于北京的王府,《康熙会典》工部王府项下列有王府12座;《雍正会典》工部王府项下列有王府17座;《乾隆京城全图》中标示王府19座;《钦定八旗通志》营建志下列有王府24座;昭梿的《啸亭杂录》提到不同称谓王府有45座左右;民国年间陈宗藩的《燕都丛考》提到北京不同称谓王府55座左右。考虑到有些王府是一府多王、一府多址和焚毁重建,统计下来,清代在北京建有王府47座左右。当然其中有些王府,比如肃亲王善耆在北新桥南船板胡同的府第,庆亲王奕劻在定阜大街的府第,是很不符合王府规制的,但考虑到肃亲王善耆、庆亲王奕劻的王爷身份,依然作为王府进行统计;还有些皇子府第,虽不号称王府,但实际却是按照王府规制建的,但考虑到府主非王爷身份,也就没有统计进来。算上盛京王府11座、满汉异姓王府4座和北京蒙古王府13座,清代王府整体数量差不多在75座左右,当然这里还不包括公主府。

在具体的营建方面,清代王府须遵循严格的典章制度。早在皇太极的崇德元年(1636年)就强调“凡王府不尊定制,台基过高及多盖房屋者俱治罪”。入关后的顺治年间又进行了多次完善,至顺治九年(1652年)基本定型。以亲王府为例,《清会典事例》规定:

亲王府,基高十尺,外围围墙,正门广五间,启门三。正殿广七间,前墀周围石栏,左右翼楼各广九间,后殿广五间,寝室二重,各广五间,后楼一重,上下各广七间。自后殿至楼左右均列广庑。正门、殿寝均绿色琉璃瓦,后楼、翼楼、旁庑均本色筒瓦。正殿上安螭吻,压脊仙人以次凡七种,余屋用五种。凡有正屋、正楼门柱,均红青油饰。每门金钉六十有三。梁栋贴金,绘画五爪云龙,及各色花草。正殿中设座,高八尺,广十有一尺,修九尺,座基高尺有五寸。朱髤彩绘五色云龙,座后屏三开,上绘金云龙均五爪,雕刻龙首有禁。凡旁庑楼屋,均丹楹朱户。其府库仓廪厨厩及袛候各执事房屋,随宜建置于左右。门柱黑油,屋均板瓦。世子府制,基高八尺,正门一重,正屋四重,正楼一重,其间数修广及正门金钉,正屋压脊,均减亲王七分之二。梁栋贴金,绘画四爪云蟒各色花卉。正屋不设座。余与亲王府同。”说来奇怪,清代只有少数几座王府,如康熙兄弟的裕亲王府、恭亲王府是严格按照典制建造的,其他很多王府的布局实例与典章制度里规定的王府差别很大。

王府建好后,皇家会给王爷选定吉日进行分府。从康熙朝之后,分府的王爷基本都是皇子。皇子“独立门户”是皇家十分重要的事情,既有体现等级制度的礼仪礼节,也会有大批的赏赐物品、人员、庄园、地亩等。主要由内务府牵头,其他机构分别承担,宗人府负责皇子的属旗、佐领等,内务府负责庄园人丁、金银绸缎、衣服、驼马牛羊、当铺的赏赐等,兵部、领侍卫内大臣负责护卫官员的遴选等。

清代王府是王爷和家人生活起居的场所。在这个场所里,有大批的机构和人员来为王爷及其家人服务。上世纪六十年代,溥杰先生撰写了《回忆醇亲王府的生活》的文章,文中对醇亲王府的组织进行了叙述,“长史一名;管事官一至二名;庄园处五至六名;回事处五至六名;随侍处最多时十余名,少时六、七名;司房五至六名;祠堂三至四名;大小厨房共约十余名;茶房三至四名;花园(包括暖窖)最初有十余名,后减至六、七名;大书房八至九名;小书房四至五名;更房十余名;马圈二处,共约十名左右;裁缝铺人数不详;轿夫约有二十名。属于‘关防院’(内院)范围的,有首领太监一至二名,回事太监二至三名,小太监六至七名,散差太监十二、三名,‘夫差’(当时呼保姆为‘妇差’或‘妈妈’)约有三十余名,‘使女’(又唤丫环)约六至七名”。此外,为了护卫王府,国家还给王公配备了武职人员,嘉庆朝《大清会典》规定,“亲王设长史一人,一等护卫六人,二等护卫六人,三等护卫八人,四品典仪二人,五品典仪二人,六品典仪二人……。又亲王七品首领一人,太监四十人……。人下五旗各有王公属下包衣,每旗设包衣参领五人,每参领下或一佐领或二佐领。每佐领下设包衣佐领一人,骁骑校一人,并各设亲军校、护军校等,分属王公门上当差。又亲王郡王府各设六品管领,六品司牧司饭,七品司库,八品铁匠长、鞍匠长、镟匠长、羊群长、牛群长等。”

清代皇家为王爷们建府、分府,还赏赐了安家所需的大批物品、金银等,但王爷们对王府只是居住使用,并没有所有权,一旦犯罪、革爵、降爵,已不适合居住在王府里,皇家是可以随时收回的。如果不收回,王爷的降爵子孙是可以继续住在王府里的,只不过是由王府变成了贝勒府、贝子府或者某某公府。1912年清帝退位后,才正式宣布王府为王公私产。

分享到: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 国家文物局 | 故宫博物院 | 中国国家博物馆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17号  邮编:100009  联系电话:010-83288149  (c) 2018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 - 版权所有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 京ICP备1503018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82 

网站维护:恭王府博物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