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博课堂
《满园纹样》与《北京的脊梁》活动回顾

7月10日,恭王府博物馆举办了《满园纹样》与《北京的脊梁》两场公共教育活动,共40余组家庭通过“恭小福”报名参加。

一、《满园纹样》

中国古代纹样设计精巧、样式繁多,不仅仅代表美观,更具有意义性。古代纹样大体可以分为禽兽、花草和几何图形三类,在恭王府中都能够看到它们的踪迹。

活动当天,二十余组亲子家庭来到恭王府博物馆研学基地,与老师一同探寻恭王府里的纹样图案及其寓意。比如在恭王府花园的窗格、环廊各处都隐藏着蝙蝠纹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蝠”与“福”同音,蝙蝠寓为“遍福”,所以蝙蝠象征着福瑞、吉祥、幸福,恭王府的花园也因此被称为“万福园”。

随后,同学们将自己喜爱的纹样描摹在纸张上,边动手边学习单独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等中国传统纹样知识,体会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活动最后,大家一同来到恭王府博物馆内,寻觅藏于各处的图案纹样,感受其装饰性与文化性的统一。

二、北京的脊梁

就像人的脊梁一样,恭王府的中轴线在平面布局上决定着建筑群落,通过串联银安殿、嘉乐堂与后花园等王府建筑,让王府建筑群呈现出中正有序的形态,也体现着王府内明确的等级序列。

恭王府的中轴线源自一条更加气势磅礴、具有深厚历史传统的中轴线——北京中轴线。《北京的中轴线》以恭王府为出发点,将目光聚焦到北京中轴线及以前历朝历代的城市轴线上。

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与家长一起沿着恭王府中轴线,认识这条脊梁上的一座座建筑,学习他们背后的历史与文化知识。

在教室中,老师带领同学们回望历史,以北京城中轴线这条城市脊梁为起点,重回中轴线的起源,沿着历史的脉络,认识中轴线千年的变迁与发展。

除了聆听老师的讲解外,同学们还变身为中轴线小专家,通过“古今中轴对对碰”,对比北京与深圳两座城市古今中轴线的不同,体会新时代背景下建造者们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与创新。

(教育传播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 国家文物局 | 故宫博物院 | 中国国家博物馆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17号  邮编:100009  联系电话:010-83288149  (c) 2018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 - 版权所有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 京ICP备1503018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82 

网站维护:恭王府博物馆办公室 

09bc3e121d154e0dbe60206314fd9d8b/images/gbkt.png